2025年6月13日上午09:30,由河北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第十一期“燕赵职教讲堂”在半岛网页版第一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。
本次讲堂以“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”为主题,特邀河北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王润兰担任主讲专家。半岛网页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,来自全省各职业院校教师、市县职教社相关负责人共襄盛会。

讲座伊始,王润兰教授以《乌鸦喝水》的寓言故事切入,引发教师对“创新”的深度思考。她指出,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,教师正面临角色重塑、技术革新、教学方式转变等多重挑战——从灵伴科技的AR眼镜到“扣子”“萝卜快跑”等智能设备不断涌入课堂,教学边界与模式正在被不断打破。
在“可为”的层面,王教授结合教学能力大赛与数字素养提升赛的经验,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学设计、课堂评价、教学反思中的具体应用:如借助AI生成教学评价量规、绘制教学反思曲线图、通过“豆包”等工具创作非遗主题歌曲等创新实践,让课堂更智慧、文化更鲜活。她还重点介绍了承德非遗文化、邯郸地方文物“动”起来的项目案例,启发教师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,融入现代科技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

而在“当为”的路径探索中,王润兰教授引用“人工智能要快,御风而行”,强调教师必须具备面向未来的积极行动力与自主变革意识。她倡导通过TPECK教学模型,融合技术、教学法与学科知识,推动混合式教学、建设数字人助理、发展教学共同体,实现多元协作。她提醒参会教师关注AI幻觉等潜在风险,提升数字判断力与责任意识,以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参与课题申报与专业发展。
本次讲堂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,更是一次教学创新的集体觉醒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讲堂为契机,持续增强教育数字素养,主动拥抱人工智能,以更专业、更高效、更有温度的方式服务一站式学生社区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。